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逝者之书(出书版) 第11节 (第4/4页)
来不会成为什么场合的主角。这是第一次,夏晓曦今天一改以往的朴素打扮,穿上盛装,显得格外光彩夺目。 ??今天的夏晓曦真的很开心。 ??亲戚朋友来了好多,酒店的大堂里足足坐了二十桌人。夏晓曦和新郎一桌一桌地敬酒,虽然喝的是白开水,但她也不知不觉地就“醉”了。 ??过度的兴奋以及连续的应酬,让这一对新人疲惫不堪。尤其是新郎,他在同学那几桌,被逼着多喝了几杯白酒。疲惫加上酒精的作用,这对新人甚至在回新房的车上就快要睡着了。 ??回到了新房,新郎迫不及待地把夏晓曦抱起,在她的颈部狂吻了一番。夏晓曦吃痒,嬉笑着挣扎。越是挣扎,新郎越是不依不饶,吻住夏晓曦的颈部不放。 ??慢慢地,夏晓曦不再挣扎,也没有了声音。昏昏欲睡的新郎并没有想进一步做什么,见夏晓曦已经睡了,他也翻了个身,和衣躺在夏晓曦的身边,呼呼大睡。 ??只是新郎在朦胧之中,感觉自己牵着的夏晓曦的手,好像有一些冰凉。 ??新郎一觉醒来,已经日上三竿。他揉着惺忪的双眼,推了推身边的夏晓曦。这一接触,他感觉到了明显的异常。夏晓曦原本丰满、富有弹性的身躯,此时变得冰凉而坚硬。新郎试着不往那方面去想,但是眼前的景象已经证实了最坏的结果。 ??夏晓曦已经死了。 ??警车包围了新房,几名警察围着吓得瑟瑟发抖的新郎询问着什么,另几名警察搀扶着呼天抢地的夏晓曦父母,防止他们悲伤过度,也防止他们殴打新郎。 ??在现场进行尸表检验后,聂之轩什么也没有发现,只能排除夏晓曦死于机械性窒息和机械性损伤。但是这样的一个封闭现场,这样一个生前体健的女子,她究竟是如何死亡的呢? ??现场的局面看起来充满了悲恸,但是却隐藏着危险。娘家人和婆家人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。娘家人认为自家的孩子被残忍害死,而婆家人则认为夏家嫁了一个有病的孩子过来,让他们来承担责任。 ??“这种情况,法医在现场什么也不能说。”聂之轩对小白说。 ??解剖室里,聂之轩对夏晓曦的尸体进行了全面、系统的解剖检验,发现婆家人和娘家人说的都不对。 ??夏晓曦不是被人残忍害死的,她的全身没有致命性的损伤。 ??夏晓曦也不是个有病的孩子,从组织脏器形态来看,即便不去做组织病理学检验,也大概能确定她是个健康的人。 ??在排除了所有常见的死因之后,一块红色的印记解开了聂之轩的疑惑。 ??在夏晓曦颈部右侧,有一块殷红的红斑。用现在时兴的词儿来解释,这是新郎给她种下的“草莓”。然而,正是这一块“草莓”,要了夏晓曦的命。 ??最后,聂之轩判断,夏晓曦是颈动脉窦受到了压迫,致使心跳、呼吸骤停而被抑制死。这,是一场意外。 ??案情x剖析 ??抑制死 ??抑制死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死亡原因,但是因为它出现得急骤,而且不可预见,所以极易引起误会、不理解以及舆论的广泛关注。在医疗活动当中,有时也会突发抑制死,从而造成死者家属的误解,引发医疗纠纷等。 ??什么是抑制死呢?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种非常少见,但是每次出现,都会引起不小波澜的死亡原因。 ??抑制死,是指由于身体某些部位受到轻微的、对正常人不足以构成死亡威胁的刺激或外伤,通过反射在短时间内令心跳停止导致的死亡。尸检一般不会发现明确死因。 ??在1894年,两位医学家勃罗亚德尔(brouardel)和贝纳姆(benham),报道了一些在喉部或心前区受到显著轻微的打击后突然死亡的病例。他俩第一次在报道中提出了“抑制死”这个名词。经过一百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法医学实践,这种死亡原因也被大量的实践案例证实。